首页 - 汽车图片 > 汽车新人余承东 10万订单快到手了

汽车新人余承东 10万订单快到手了

发布于:2024-10-05 13:24:15 作者:jason 阅读:111

汽车新人余承东 10万订单快到手了

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。

这种平台很符合华为汽车BU帮助人们造车的定位。然而,没有什么比合作模式的成功更有说服力了。

华为“不造车”,与车企有三种合作模式。

:一是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,比如华为的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;第二,模式,主要涉及自动驾驶、智能驾驶舱等相关部分;第三,华为的智能选型模式在整车研发中有其领先作用;d、设计和销售。

方正证券,分析师陈航将这三种模式解读为:零部件供应模式(本质上)、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(本质上)和智能选车模式(本质上)。

目前,华为已经确定了四家合作伙伴:北汽极狐、广汽阿亚恩、长安奥威塔、金康赛勒斯(小康旗下)。

“华为不造车,是基于ICT技术积累优势的市场定位的结果。目前,余承东正在全力以赴地为车企赋能。”熟悉华为的人士告诉《》。

“至少在操作系统方面,华为占了一定的先机。”上述人士认为,余承东这几个月的核心逻辑不是穷途末路造车,而是利用小康Selis的“打样”快速贯穿模式。

鉴于鸿蒙系统、欧拉等系统的成熟,他预计未来一两年,华为赋能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明显变化。

也有不同的看法。

张翔认为,相比传统燃油车,新能源车结构更简单,同质化更严重。“华为的赋能优势并不明显。比如鸿蒙系统的系统和安卓相比,在使用层面的实质性差异化有限。”

汽车新人余承东 10万订单快到手了

另外,余承东放开大话,2022年销售30万辆。到目前为止,问问世界系列的订单数量约为10万。这个目标预计很难实现。

拒绝造车?

与传统车企的合作,华为还有很多可以磨合的地方。

在5月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,余承东抱怨说,相互打交道的传统车企“不符合智能网联的要求”。

“用华为的元器件,按照他们的型号做产品。如果车卖不出去,它会回来找我们。”他如此愤慨地说。

从纯竞争效率来看,华为也更倾向于被其主导。

“工业设计,用户需求的把握,it(问M7)的软件,都是我们亲自参与的。"

问及M7发布现场,余承东特别强调华为团队亲自参与了体验设计。

这种主导取决于合作伙伴的冷静和开放。

“联合设计,联合制造,联合销售,联合服务,以用户为中心,做汽车生态。”小康股份董事长张兴海说。

这种开放一定程度上与合伙人的地位有关。

在车企中,小康股份是后起之秀。如果操作系统、三电技术等核心都由华为提供,在位者终究还是会有所顾忌。

到目前为止,余承东的四个合伙人中,只有小康的子公司Selis采用了智能选人模式,其他三家规模较大的母公司都采用了该模式。

即使是第二种模式,华为的机会成本也很高。

今年6月底,长安旗下新能源品牌奥伊塔与华为达成合作。

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透露,华为有3000-4000名研发人员;d个支持Aouita的团队,以及超过1000个智能驾驶团队。他们与奥伊塔的工程师携手建造了奥伊塔11号。

在7日的一次公开演讲中,余承东称华为在汽车领域直接投入了7000人,间接投入了1万多人,并披露了大幅亏损。

如果没有主导权,约束多,下次造车可能是更直接的选择。

“现阶段第三种模式(智能选择)对华为更有利,不排除在话语权增加后,华为直接从合作车企入股,推出华为品牌汽车。”汽车分析师郑毅说。

“华为不造车”是目前的策略。任于2020年10月26日签署承诺协议,将在未来三年内“绝不制造整车”,专注于ICT技术,帮助车企bu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相关文章

评论

发表评论